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执行小讲堂——执行异议
作者:徐瑞颖  发布时间:2022-10-26 14:19:05 打印 字号: | |

什么是执行异议?

执行异议是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所提出的不同意见。执行程序开始后,如果当事人、案外人(执行程序以外的人)认为所执行的标的自己有全部或部分的请求权,或认为执行可能影响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目的在于保护案件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可以纠正已经生效执行文书的错误。异议应当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提出,并说明理由,提供证据。


执行异议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执行违法行为的异议;第二类是案外人对执行标的向法院提出的异议;第三类是关于分配方案的异议。



在执行过程中,利害关系人可以以哪些理由提出执行行为异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该条款规定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执行行为异议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执行行为异议

(一)认为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违法,妨碍其轮候查封、扣押、冻结的债权受偿的;

(二)认为人民法院的拍卖措施违法,妨碍其参与公平竞价的;

(三)认为人民法院的拍卖、变卖或者以物抵债措施违法,侵害其对执行标的的优先购买权的;

(四)认为人民法院要求协助执行的事项超出其协助范围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

(五)认为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人民法院违法执行行为侵害的。

 

执行异议是保障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案外人正当权益的手段之一,也为相关主体得到及时、充分的救济提供了法律途径。



 
责任编辑:汪清林区基层法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